150万物流人会下岗?物流领域机器人加速布局
随着智能物流时代的到来,目前的问题不再是能否将机器人大量引入物流行业,而是我们应以多快的速度引进机器人,以及如何做好准备迎接它们的到来。
自从网络巨头们加速机器人领域布局以来,机器人在物流方面的解决方案便开始飞速发展。与机械化(或自动化)不同,机器人化的解决方案更加灵活,而且可以重新设计,因此能够与人类合作,无缝融入现有的基础设施环境中。机器人成本的大幅下降以及技术的不断成熟,将我们推向实现机器人在仓储领域广泛应用的转折点。
若无任何过渡性准备,将机器人应用于物流业将直接导致成千上万的非技术性工作岗位在未来10年内消失,在欧元区,消失的工作岗位将达到150万。虽然从微观经济的角度来看,机器人化将是大势所趋,但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而言,其意义仍尚未确定。在物流业中,通过增加产业链上下游附加值或出口,弥补就业岗位流失的作用并不像在制造业那样明显。
对国家而言,最可靠的解决方式是提高竞争力,成为更大区域内最具吸引力的物流中心。这样,机器人化不仅不会带来麻烦,而且还可以帮助物流企业增强竞争力。
自相矛盾的是,收紧的社会规章制度实际上是通过提高投资回报率,事实上则鼓励了机器人化解决方案的发展。那么,接下来该做什么呢?有效的推进方式如下:
1.打造以灵活均衡机器人化为中心的生态系统,谨慎监督过渡进程。
2. 通过简化监管流程,弥补繁重物流工作的预期“额外成本”。
3. 鼓励物流公司基于新的现实情况改进商业模式。
机器人化解决方案的经济影响正在逐步成为现实。凭借灵活与协作的机器人化解决方案,物流自动化方案的投资回报将很快降至3年以下。这些新的解决方案,使我们重新思考过去几十年的固有工作组织模式,并在无需大幅度转型的前提下,使工人和机器在同一仓库并肩工作,其工作范围包括货物的转移、堆叠与平放、货物订单的准备和装载等。
投资机器人化解决方案的成本优势已经显现,在大多数西欧国家,一套机器人价值10万欧元~11万欧元。考虑到在成熟市场中机器人的效率能提升20%~30%,这种程度的投资3年便能收回成本。机器人正常工作平均每小时花费18欧元~20欧元,而欧元区人工操作的平均花费是14欧元~15欧元/小时(法国为17欧元~18欧元/小时,比利时达20欧元/小时)。当然,只按时间单位成本计算并非最为准确,因为综合成本还会因为安装机器人的多少而变化,但是我们依然能够据此做出比较和判断。上述计算不包括延长机器人的“工作”时间,但其结果足以凸显机器人化日趋提升的重要性(图1)。
长期看来,生产效率的提高、机器人寿命的延长以及设备成本的下降,都会促进机器人化的发展,而人力的结构性成本也会持续上升(图2)。
随着抓取技术的发展,现在市场上提供的机器人方案变得愈发低价、高效,同时也大幅度缩减了系统整合的时间。学习技能使机器人能够快速模仿人类的行为,同时从自身的错误中不断吸取教训。这种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和进步,使得该技术更容易为小企业所获得,也使得物流业机器人化的趋势相比制造业更加迅速和广泛。
货物搬运装卸成本可节约20%~40%
无疑,生产和开发团队非常关注订单准备阶段。该阶段占储存与装卸搬运成本的40%~50%,且耗时较长(最长可占70%工作时间),附加值有限。机器人制造商承诺大幅提高机器人分拣效率。在连续使用机器人的情况下,机器人化的生产效率是人工的4~6倍(可达到每小时处理800个货物)。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效率只有在销售周期加速的情况下才有意义。目前,即使是最先进的机器人也未能达到100%自动化(最多达到80%),形状复杂或周转期极低的物品还是需要人工处理。
机器人化加快工作流程,提高营业额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要求几乎全天候处理大量订单。这种对快速反应的需求——在24小时内、4小时内,甚至很快将成为1小时内发货——将会助力电商更好地满足缺乏耐心的顾客,持续从传统商家手中夺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除了可以提高生产率,机器人化更可大幅增加营业额。
我们面对的是机器人泡沫还是一次工业革命?最有可能是一个短期泡沫,但长期来看将会变成现实。